七月與安生,因為這部電影的兩位女主角,同時得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讓我對這部電影有了印象,不然這部電影我還真的沒想過要看。

這部電影據說是網路小說改編,七月與安生13歲時相識,就成為了好朋友。
很狗血的在高中時期愛上同一個男生,劇情這樣的安排我不意外,
導演用倒敘的方式也很常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結局。

電影裡一開始提到「七月與安生」這部網路小說,一直以為是七月寫的。
最後才知道原來是安生用七月做為筆名,寫出她記憶中的七月,也是她希望的七月結局。
安生希望七月,能自在的去旅遊,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活出她真實的自己。
那真正的七月去哪了呢???計劃跟不上變化,這似乎一直是不變的定理。
七月難產大出血死了,就死在27歲。
安生曾對七月說「一輩子太長了,我只想活到27歲」。
沒想到活到27歲的的人是七月,而活下來的人卻是安生,安生在得知七月的死訊時,還為此大哭一場。
這就是人生,沒有人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家明不知道七月死了,這個祕密是安生和七月的祕密,
就像七月懷孕時去找安生,七月說「我只有你」
寫到這我突然發現,安生很善良,在她們爭吵時,離開不追究的人也是安生,
最後扶養七月孩子的人也是安生。

可能有人會問,孩子為何由七月扶養?怎麼不是家明或孩子的其他親人?
拜託!!這是電影,不要計較那麼多,若是不由安生扶養,這部電影怎麼能帶出七月早就不在的事實。

所以,「七月與安生」若不要計較一些正常的邏輯,其實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
有很多細節都頗有意思,例如每一張明信卡上都有"問候家明"、27歲的迷思等。
最後七月的孩子和家明在咖啡店的互動也很有意思。
總之這部電影有捉到我的目光,讓我目不轉睛的從頭看到尾,也推薦給喜歡看電影的朋友。

undefined

arrow
arrow

    夢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